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开始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途中,在枣林沟会议上决定将中央机关分为前委和工委两部分,后中共中央又成立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中央后委。 但在一些文章中却有中央后委成立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确定后,还需要解决如何使用简称的问题。当时,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第三小组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曾考虑到中国人民的习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称后面特意加了“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因为“中华民国”是1911年辛亥革命时建立的,中国人叫...
1949年初夏,新中国诞生前的那种亢奋状态使全国人民群众处于激动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共同讨论建国大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筹备。那时,全国人民对即将诞生的新国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这个新国家起个什么“名”呢?起初,...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获得解放。随之而来,上海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同投机资本家交锋的主战场。7月1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陈云任主任。作为新中国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坐镇指挥了打击投机资本家的战斗。上海刚解放时,银元投机极为猖獗。针对这种...
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引起国内及世界各地华人的极大兴趣,人们纷纷响应。他们精心设计、绘制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图案,并标上详细说明,寄往北平(北京)。在不到一个月的...
上海是靠运进原料和燃料维持生活的城市。全市棉纺业所需原棉的60%,粮食的50%—60%依靠进口。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旧中国给上海留下的毕竟是一副烂摊子。军事上打了败仗的国民党不甘心失败,竟然狂嚣“八月半要回上海吃月饼。”1949年6月23日,国民党还出动军舰在长江...
周恩来曾经指出: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端,决战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1948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了要下决心攻克济南等大城市,以便进而夺取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我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关...
1948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曾指示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3个主力纵队共10万兵力,渡过长江,以吸引中原地区国民党军20至30个旅回江南。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要粟裕熟筹见复。粟裕反复思考后,认为应尽可能多地把敌人消灭在长江以北。要打大歼灭战,...
1948年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在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迅速入关,会同华北军区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的北平、天津、察哈尔、河北等地50余万人包围起来,完成了中央军委关于对平津诸敌“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
发起平津战役,歼灭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等早在辽沈战役结束前后就确定了的。当时的预案是1949年1月开始,准备打半年。但不久,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又改变了这个计划,决定提早发起平津战役。这是依据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和傅作义集团的动态而适时作出的一项...
1949年1月12日,淮海战役刚结束,平津战役正在进行时,中央军委通知第三野战军首长粟裕、陈士榘、张震:“华野、中野休整时间规定两个半月,由一月十五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止”,“按此部署休整,并完成渡江作战诸多准备工作,待命出发”。这里规定的时间是4月之后,中央军委坚持了...
1947年至1948年间,毛泽东同苏联党中央委员会之间就其访苏问题多次交换过意见。毛泽东从来没有到过莫斯科,苏联对毛的邀请还在1947年6月就已经转达到,并表示愿意接待他共同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以及军事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要遇到的课题,其中包括中苏关系等问题。后来,苏联以...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中苏两党高层领导人进行秘密接触,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和由此而产生的国际格局变化的结果。1947年12月,毛泽东根据人民解放军已经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可爱的中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千古绝唱。这篇文章的作者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在江西...
“半生共险阻艰难,回首江南,湘鄂川黔留战迹;毕世为人民服务,伤心华北,燕秦齐晋哭行躯。”这是贺龙等人撰写的挽联,他们所悼念的革命者便是关向应。关向应,1902年出生于辽宁省金县(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1922年,他进入大连泰东日报社工作,在共产党员李震瀛、陈为人...